發表時間: 2023-10-16 08:32

孩子每日進食、照護、復健治療、回診的安排/ 經驗分享

 

以孩子每餐食量跟消化時間為主。
將孩子吃飯時間點出來,作為基本架構。
飯前30-60分鐘做蒸氣、拍痰。
吃飯前做口腔按摩。
進食30分鐘左右。
飯後休息30-60分鐘,可做「靜態」活動,例如訓練認知。
飯後第二個小時就可動態活動,按摩、復健⋯

如果搭車外出復健,於搭車前一小時完成用餐。

我之前帶孩子外出復健、治療的習慣,每趟出門安排在2小時內回到家(例如08:00出門,最晚10:00前到家),因孩子坐車、復健都很耗體力,所以不會讓孩子在外面耗時間,2小時後回到家,休息一下就開始蒸氣、拍痰、抽痰、口腔按摩、進食、休息、靜態活動、動態活動⋯的巡迴架構中。

回診如果等候時間長,則一次只看一科,如果一趟出門已離家3小時,我會在外面補水。
若離家4-5小時,找地方進食,但回程就需要注意搭車時間在用餐後一小時。

我知道有些家長會安排復健、治療、門診一直接續。但長時間待在外面耗時間,搭車、復健、治療,都不方便進食。且孩子體力長期這樣耗用:

1、體力耗用、疲憊、免疫力低下、感冒進而肺炎,嚴重則敗血症

2、進食緊張、消化不良、生理壓力上升、胃出血,反覆則胃潰瘍

3、溢吐、嗆奶、吸入性肺炎、嚴重則肺順應性變差,影響肺擴張情形

4、進食量不足、慢性脫水、電解質不平衡、肌肉無力(呼吸肌群、心肌)、休克

如果進食量不足(依體重計算每日建議水分攝取量),長期吃得少,身體慢性脫水,容易電解質不平衡,可能導致腸蠕動慢、精神萎靡。

脫水在小小孩身上是危險的,嚴重會休克。宜儘早就醫,補充所需電解質與營養。

特殊兒照護,生理照護第一,復健第二。
生理照顧好,也減少住飯店的機會,復健也能順利進行。

共勉之~

#努媽居家照護

最後修改日期: 2023-11-28